斯坦福大学的新生教务长Julie Lythcott在2015年的一次演讲中这样描述父母为孩子列出的“成长清单”:我们确保他们安全、健康、吃好、喝好,然后期望他们进入好学校,并且是好学校的好班级,在好学校好班级中还要取得好成绩……
这被Julie比喻为一种“清单式童年”——父母为孩子规划好了有关成长的一切,孩子**需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地执行“清单”上列出的任务。
他们衣食无忧,不需要考虑择校,不需要面临自行探索时可能受到的挫折,他们甚至不需要考虑“自我”是什么样的,因为父母会为他们打造出“最容易被**大学录取的学生”该有的样子。
这些在“清单式童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会拥有一份十分漂亮的个人简历:他们成绩优异,发展均衡,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社会工作都无可挑剔。
但作为斯坦福大学的新生教务长,Julie提出了质疑,当她观察这些成长于清单式童年的优秀新生时,她发现:清单式童年毁掉了一些重要的东西。
一、清单式童年的背后是什么?
Julie在演讲中提到,正是因为孩子需要去完成清单中的一系列高要求的任务,家长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作为家长应该和每个老师,甚至校长、教练、给孩子写推荐信的人沟通,了解孩子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我们应该时刻关注、督促、帮助孩子,以防止他们无法考上**大学,或者“毁掉”自己的未来——家长就如同孩子的“秘书”一般。
清单式童年的背后其实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父母过度保护是指父母由于过分关心孩子而采取的超出其发展需要的过度教养行为,家长用保护、控制,甚至包办代替的形式防止孩子的生活“出现乱子”。
二、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了什么?
1. 独立性的降低
为了让孩子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完成“成长清单”上的任务,过度保护的家长有时连孩子力所能及的生活事务都要“包办”,小到削铅笔、包书皮、整理书包,大到实践作业、社会工作都由家长代劳。
有些孩子从小不做家务,也不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照顾自己,当离开父母独自生活之后,基本生活技能的缺失会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挫伤自信。
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离开了父母就无法独立探索新环境,认为自己软弱无力,这又会进一步降低他们独立探索世界的勇气,失去感知和应对外界环境的机会。
“清单式童年”让他们在申请大学时拥有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简历,但也会让他们失去了解自己究竟是谁、自己热爱什么,以及去探索这个世界的机会。
2. 成就动机的缺失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追求成功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在激励个体追求上进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心理推动作用。
根据自我决定理论,对孩子基本心理需要的损害会阻碍其成就动机的发展,而其中一种随着父母的过度保护渐渐被压抑的基本需要就是自主需要。
自主需要是指个体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需要,这背后是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能够被认可的渴望,也是对掌握人生主动权的渴望。然而根据依恋理论,父母的过度保护会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难以建立亲密与信任感,形成安全的依恋,从而限制孩子的个性化表达,无法满足其自主需要。
当自己的童年充斥着父母给予的“清单任务”时,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就像父母的提线木偶,自己人生的成就都是父母赋予的,而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且,一旦父母开始放手,孩子就不知道未来该怎么办,人生的路该怎么走。
3. 坚毅力的缺乏
坚毅力是个体在面对长期目标时展现出的毅力和热情,包含了个体进行自我调整、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能力与水平。
在有关依恋风格与孩子坚毅力水平的研究中,我们发现,那些焦虑或回避的孩子往往有着较低的坚毅力水平,而过度保护的父母教养方式就是导致焦虑型和回避型依恋的重要因素之一。
成长于清单式童年中的孩子很少亲身经历挫折,因为他们前进中的困难都由父母一一摆平,这种“风平浪静”的人生使得他们难以积累战胜挫折、解决问题的经验教训,阻碍了高水平坚毅品质的形成。
孩子不可能一直是温室里的花朵,他们总有一天需要自己去面对风霜雨雪,而“清单式童年”却毁掉了孩子们野蛮生长的机会。
三、如何避免过度保护,让孩子成年又成人?
1. 重视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过度保护的家长不像忽视型的家长对孩子的生活不闻不问,相反,他们对于孩子的生活其实非常关注,但这种关注常常是“有条件的”,伴随着对孩子的高期望,从言语和行为上都会流露出对成就和成绩的重视,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带去心理压力——家长仿佛在表达“如果你无法达到我对你的期待,我就不会爱你了”。
过度保护的家长需要改变的是关注孩子的视角与方式。
就像Julie在演讲中提到的,当孩子回家时,少问学业,多问心情,鼓励孩子进行自主表达,而家长更多需要做的是倾听,或者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代表着父母的一种态度:我对你的爱是无条件的,不会因为你的成绩与成就如何而改变。这有助于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安全型的依恋关系,促进亲密感与信任感的建立,进而帮助孩子建立自尊自信,满足其自主需要,提升成就动机。
2. 从家务做起
在Julie的演讲中,她特别强调了从小让孩子帮忙做家务的好处。她提到,史上历时最长的人类研究——哈弗格兰特研究——发现,个体在专业上的成功与小时候做了多少“杂活”有着显著的相关性。
因为这种“挽起袖子开干”的心态代表着“我有能力去改善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总有些人要去解决问题,而这个人可以是我”,这也是让人在工作事业上取得先机的关键——他们不再被动地等待一个可能并不存在的“清单”,取而代之的是自行探索的动力与勇气。
3. 重新定义“成功”
“清单式童年”带来了好成绩、荣誉和奖项,为孩子赢得了进入**大学的门票,但这就等同于人生的幸福与成功吗?并非如此。
Julie说,幸福而成功的人也会来自职业学校和社区大学,甚至来自那些曾被退学的人当中。我们需要抛开偏见,告诉自己也告诉孩子,即使没有漂亮的学历或简历,也不意味着自己就是“失败者”。
更重要的是,当孩子挣脱“清单”的约束,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重要决定时,他们的自主需要被极大地满足,他们变得有能力将外部动机内化,学会掌握人生的主动权——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结语
Julie是“纽约时报”“亚马逊”双料热榜书《如何让孩子成年又成人》的作者,她在书中指出:过度保护的教养方式不仅伤害着孩子,也伤害着父母。这种父母与孩子人生的过度“缠结”会让父母担惊受怕甚至精疲力竭,变得焦虑、抑郁。
清单式童年毁掉了孩子的“自我”,也毁掉了父母的“自我”。我们要学会适当地放手,让家真正成为“家”,而不是另一个工作单位;让孩子真正成为“人”,而不是完成清单的机器。